欢迎大家转载,考虑到著作权,大家只需注明翻译/评论来自于澳洲家园网和原文地址即可。
据 墨尔本时报 7月25日报道,尽管目前澳洲经济状况普遍疲软,一些企业也正面临着财务困境,但令人欣慰的是,澳大型企业却坐拥现金资产储备高达约1千亿澳元,大都超过了这些大型企业的运转所需。
新一代保守型的企业每年都增加现金储备,在防范危机的边缘坐等良好时机,以便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再好好利用这笔资金。
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争论,这场争论主要围绕这笔储备的现金是否应该返还给股东,还是交由公司保管,到底哪种方式才能使经济升温,这笔资金应该如何利用才能使他们充分实现业务拓展呢?

最新迹象明确表明,除了资源部门,资本支出一直处于疲软状况,目前正在有下滑的趋势。关于资本支出的意向调查结果显示,在最近的现金储备是否能改善经济状况方面大多数人对前景并不乐观。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距今已经5年了,除了封闭的债务市场,这场金融危机几乎席卷了所有的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由金融危机时期的恐慌转向规避风险。公司资产负债表所显示的情况已经开始好转,现金储备的理念也随之在人们的脑海中落地生根。
尽管世界经济已经重新步入正轨,但人们保守的心态仍然存在。
美国前1000强公司被比喻为停在现金堆里栖息乘凉,现金储备将近1万亿美元的,董事会却仍不愿利用这笔钱投资或把资金返还给他们的股东。
这种未雨绸缪的心态反应了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一种有趣的行为,消费者宁愿节省多余的资金,将个人资产负债情况安排得井井有条,却不愿花掉这笔钱。
尽管实际上澳洲央行一直在削减利率,但30年来澳洲居民储蓄率增长势头却十分迅猛。
对于公司业界来说,全球金融危机后带来的后遗症给经济发展、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业界人们的信心带来了一些压力,但是很多企业部门仍然会有许多现金流通。
许多情况下,公司会采取提高生产力的措施,包括降低各种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
管理层和董事会观望,看资金投资是否能使现今疲软的经济状况有适度回温。目前,公司正持谨慎观望的态度,认为在低增长的经济状况下,投资机会并不好。
一路围绕企业兼并和收购的震荡数据,只是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公司现在并不准备冒着风险利用资金拓展业务或增加市场份额。
他们还需要评估在全球波动下的新一轮机会,并判断保持储备资金是否是合适的选择。
西太平洋银行债务市场的总经理Tony Masciantonio先生分析道,“澳大利亚的公司的确有着大量的现金结余。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其中有多少资金是用于循环流通的(对经济低增长作出的一种反应),其中又有多少资金是用于战略规划的(转向更为保守的资本结构)。”
自2008-09年以来,经济危机的后遗症绵绵不绝,特别是在欧洲,使得当下的各个机构对负债都采取了保守的态度。
但在世界各地,仍然有正在大规模采取经济刺激措施的国家 - 尤其是在美国和日本 - 经济复苏的早期迹象已非常明显了。
在世界经济中,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促使状况变得更加复杂,主要推动了数码技术行业的迅速转变。
要理解经济周期已经够困难了,许多行业又面临着新型的竞争,增加了另外一层不确定性,也为这经济周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契机才能让公司判断是否可以再次安全地投资呢?
同时董事会会在就等之下,决定给企业增加压力吗?他们会通过股票回购或增加股息分红开始收回资金吗?
Masciantonio指出,所有首席执行人员都希望他们的公司得到拓展,但他也承认,如果现金储备太久,他们不得不考虑把资金返还给股东。
至于公司什么时候会重拾信心并作出个决定的问题,董事会们对此尚未做出判决。有些人说要个三五年的时间吧,但这些终究都是预测。
实际上在管理层的人员有了一个清晰的前景认识之前,什么都不会发生。而且关于资产负债状况有变回到全球金融危机前的趋势,但最起码,较为严格的监管机制不会让银行退回到全球金融危机以前经历风险恐慌那样糟糕的经济状况。
相关资讯:
低息政策有望再延期一年
美元升值、中国经济放缓,澳元前景堪忧
澳大利亚大部分州经济衰退
尽管经济疲软,澳大利亚人仍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