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转载,考虑到著作权,大家只需注明翻译/评论来自于澳洲家园网和原文地址即可。
据悉尼先锋报2013年11月9日报道,如今在房地产界出现了一个新名词“GOMO”(Grief Over Missing Out),即因错失买房良机而悲伤。
专家指出,潜在买家把希望寄托在一套理想家园上,但因在拍卖会上不敌竞拍对手而苦闷不已,有越来越多的潜在购房者可能会陷入这种近似于临床抑郁症的状态。
这种经历类似于结婚新人在婚礼关键时刻被抛弃的感受。
堪培拉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兼任副教授的Amanda Gordon先生说道,说:“有些人把大量情感投入到某个地方,在买到这个地方前已深深地爱上它了。”
人们在找房、作报告评析、筹集贷款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他们甚至想象住进房屋后的生活,忽略了身边其他的事情。
“但当他们未能成功购房,他们会变得失落和悲伤,甚至绝望到不敢再奢求任何东西。”
“这种情况很可能演变成抑郁心理。”
周六有961套房产上市拍卖,预计拍卖清盘率将达75%,随着墨尔本房市持续升温,许多人因有抑郁情绪而被迫寻求帮助。
澳洲心理学协会(Australian Psychological Society)发言人、墨尔本心理学家Meredith Fuller女士说道,“人们不仅仅是因为没有买到房屋而抑郁。”
她说道,“购买新房就意味着展开并持续一段全新的生活,意味着实现梦想,表明了您对未来所抱有的幻想。”
“错失购房良机,就意味着失去了这一切,眼睁睁地看着梦想消逝,心里不禁感到凄凉。由此我们看出这会造成人们的抑郁心理。”
悉尼大学心理学客席讲师Agi O'Hara先生说道,不只是年轻的首次购房者会受到打击。还未购房的老年人也会害怕当他们不再工作的时候会变得无家可归。他描述道,“长久以来有一个假设,即澳人最终会自动成为屋主。但有些澳人才刚刚开始意识到,自己也许永远也无法达成居者有其屋的愿望。”
“他们会认为居无定所是个人失败所致,从而感觉抑郁。”
今年30岁的Karlie Adams女士表示感同身受。和任职警官的丈夫Caleb 先生找房长达一年后,错失了好几套房,有的房屋仅因他们出价低了1万澳元而失之交臂,购房之路颇为艰辛。
Adams女士想要为她的小家庭购买一套东区的3卧住宅,她无奈地说道,“通常在您已经无力再主动出价之后,失去了心仪的房屋,您就会变得异常低落”。
“某件东西使您一见钟情,您构想着事情已经井井有条,已经做好了安排,但是最后您却得知,事情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她说道。“房市太疯狂了。每次购房都非常困难。”
澳洲房地产监察机构(Australian Property Monitors)的资深经济学家Andrew Wilson先生表示,这种情况将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改善。
售价为75万澳元至100万澳元的房产受到热烈追捧,“购房者之间角逐十分激烈,他们要么只能筹集更多资金来购房,要么只能降低自己对房屋的预期。”
“他们别无选择—他们也可以再等等,但是可能越等就越不容易购房,并且今后可能也一样没的选择了。”
缓解抑郁情绪,敬请拨打电话1300 224 636或点击网站beyondblue.org.au垂询beyondblue机构。
澳洲家园网点评:
买不到房就得抑郁症,这些朋友们也太脆弱了吧。不过在出价的时候做好心理准备,在还没有签合同之前,不要过多的幻想入住以后的事情,还是挺有道理的。
相关资讯:
省钱买房新思维——代人照看房子既省租金又能存钱
悉尼夫妇求房心切,在Paddington亲手投递上千封求出售物业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