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转载,考虑到著作权,大家只需注明翻译/评论来自于澳洲家园网和原文地址即可。
悉尼年轻一代上班族抱怨生活成本狂飙猛涨或许是情有可原。根据房产机构 Knight Frank的一份调查,年轻上班族在悉尼负担的生活成本要高于纽约、巴黎、柏林和多个国际都市。
该房产机构评估了毕业生薪水与靠近CBD城区平均租房成本、水电费和啤酒、咖啡和日用品等杂项开支,以对比国际都市中年轻一代的生活成本。
悉尼年轻上班族在扣除所有开支后,月末大概能剩下30%的净工资,但法兰克福为60%,柏林为57%,巴黎为48%,纽约也有36%。不过,悉尼年轻人比上虽不足,比下却有余,因为香港、上海和华沙的年轻上班族几乎都是“月光族”。

“靠近CBD的城区是年轻一代想要居住的地方,因为这些地区靠近大学、酒吧、餐馆和交通连接。”Knight Frank的研究主管Matt Whitby先生说。“不过,这些地区因为受欢迎,房价也会上涨,导致不少刚毕业的上班族很难继续居住下去。”
就在澳洲央行考虑遏制房价上涨的提议并为首置业者改善住房可负担性之时,悉尼年轻的专业工作人士却称,高房价只是生活成本高昂的一个因素。
26岁的自由职业者Amelia Barry女士曾在纽约工作了12个月,但在2013年年末回到澳洲后,她发现自己公共交通成本是在纽约时的三倍,而杂物、家具和衣服开销也都增长了同样的幅度。
Barry女士在纽约购买一张地铁周票要花30美元(34澳元),但从Manly前往悉尼市区的轮渡费用每周却高达100澳元。“只要一想到这笔钱在其他城市可以买到什么,我就觉得很心疼。但我们别无选择。”
从小在纽约长大的Chris Lee先生今年4月份搬到了悉尼以接受一个更高薪的工作,成为悉尼沙梨山One Green Bean小众市场营销公司的一员。
虽然他的薪水增加了,但生活成本也随之增加了,包括交通、的士、饮料和衣服费用。
“我为悉尼支付的第一笔费用是从机场到Redfern的出租车费,45澳元还是50澳元。当时看到票价后,我开始暗暗后悔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同样的距离在纽约可能只要15澳元或20澳元的出租车费。”
澳洲家园网点评:
不断上升的房价同时也在助推者其他生活成本的增加,这或许也是悉尼在追逐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带来的负面结果吧。很多去过美国的朋友都抱怨澳洲的物价高,但不少中国过来的家庭反而觉得澳洲的物价相当合理,平价的吃喝用产品也都非常令人放心。一小编自身的感受,只要不追求一线大牌,在澳洲的日常生活开销还是挺可以负担的。但像请保姆、出门随便打车,这种需要人力操作的事情在澳洲就是天价了。至于房子,再贵的城区也有便宜的房价,就算在悉尼,你也可以住在远离城区的地段,只要配套设施跟得上,即使上班耗时多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关资讯:
生活成本上涨,澳洲人最担心房贷、水电费、孩童教育费用
澳洲大学成本看涨 上专科类院校及技校或更合算
澳房价涨势不减 悉尼房产市场进入“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