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转载,考虑到著作权,大家只需注明翻译/评论来自于澳洲家园网和原文地址即可。
据
悉尼晨锋报10月14日报道,随着悉尼房价的上涨和交通拥堵的恶化,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上班族向北迁移,在昆州享受他们想要的生活,但仍继续在悉尼追求自己的事业。
Belinda Kerr女士和Michael Trehy先生今年1月份从悉尼北滩 Killarney Heights搬迁到昆州阳光海岸Maroochydore附近的Kiels Mountain。现在,Trehy先生每周二都要飞往悉尼两天,在Surry Hills 办公室中经营她的招募公司,让她的丈夫来照顾八岁的双胞胎Molly和Ivy。她周一和周五都在家上班。
Kerr女士称,每周都离开家人是一种巨大的牺牲,“每次离别都会触动心弦”,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买得起一栋家庭独立房——而这个梦想在悉尼是无法实现的。
“我们在悉尼支付了一年又一年的房租……房价一直都朝着对我们不利的方向发展,”Trehy先生说,“我认为这是关键所在,我们意识到在这里,我们可以拥有与悉尼类似的生活方式,而且还不必承受巨大的房贷压力。”
这对夫妇去年10月花67万澳元购买了一栋四卧室独立房,还有一个地面游泳池和一个独立的工作间。“如果我们要在悉尼买到一栋这样的房子,成本至少要翻倍,可能要150万澳元。”
在搬家到昆州之前,他们算了一笔账,甚至包括每周的机票和在悉尼的两夜住宿费。结果显示,Kerr女士在昆州买房、在悉尼上班的成本低于他们直接在悉尼买房所需要支付的房贷。
虽然距离更遥远,但Kerr女士现在的通勤时间少于之前在悉尼一周工作五天时的通勤时长。
阿德莱德大学的地理专业教授格Graeme Hugo先生指出,实际上像Kerr女士和Trehy先生夫妇这样,通过飞进飞出安排在一个城市生活、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认为这是一种逐渐兴起的趋势,”Hugo先生说,“这说明住房可负担性或购买某一价位区间的房产对中产阶级收入者来说也变得越来困难,所以这是他们适应现状的一种方式。以前,人们的适应方式是越搬越远,搬迁到外围城区;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延伸。”
Hugo教授指出,无法在同一个城市中找到高薪岗位的专业人才夫妇也开始进行跨州通勤。
在采矿行业,飞进飞出工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上一次的人口普查数据只披露了白领职员们的部分故事。
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夜晚,在大悉尼地区工作的上班族中,有3400名居住在昆州,3300人住在维州。
这些人当中有多少是真正的飞进飞出职员还不清楚,因为很多人可能只是跨州前来参加一个一次性会议,或者当夜刚好在家里上班。为了确定这个数据,澳洲统计局正考虑在明年的人口普查中把人们是否拥有第二个住宅的问题也包括在内。
2011年的人口普查调查了人们通勤的交通方式,不过未把飞机作为通勤选择之一。
社会人口学家Mark McCrindle先生指出,这说明在矿业之外,飞进飞出工作逐渐兴起。
“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但现在随着机票价格下跌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家工作几天,然后再飞往其他州工作几天。”“再加上我们一些州府城市之间的房价差距十分大,飞进飞出工作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这种差价使得Sid Shukla先生和妻子Simone Matteson女士在去年把悉尼内西区Earlwood的房子卖掉后,能够轻松地昆州Noosa附近的Doonan买下一栋新房子,而且不必为房贷烦心。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不用费力去思考的问题,”Shukla先生说道。与妻子和三个孩子居住在昆州的他现在每周有三天在他位于悉尼的视频制作公司上班。
“在悉尼,我们为房产支付了上百万澳元,每天要生活在飞机航线之下,还要忍受令人抓狂的道路和交通。后来我们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为了住在悉尼要承受这么多?我们肯定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Shukla先生说。
他们后来花57.5万澳元在Doonan买下了一栋四卧室独立房,还在Chippendale买下了一套单间公寓,就在Shukla先生办公室的转角,而且还剩下一笔钱。
如此一来,他们也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更为悠闲的生活,Matteson女士可以等到孩子们大一些再重新返回讲台当老师。
虽然Kerr女士和Shukla先生都拥有自己的公司,但他们都表示,向职员提供在不同州工作和居住的选择对很多雇主来说并不难。“如果我能做到,其他人也能,”Shukla先生说,“但我认为他们还局限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之中。”
澳洲家园网点评:
小编第一次接触到fly-in-fly-out (FIFO) 感觉有点奇怪,后来一查是澳洲煤矿业里比较常用的术语,就是说很多矿工为了工作会从很偏远的地方飞过来。现在随着首府城市,尤其是悉尼及墨尔本的房价高不可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过上舒适的生活,而选择在大城市上班,而把房子和家庭安在偏远的小城市,这一方面节省了开支,另一方面也能够过上高品质的生活,高额的房价使得FIFO一族由此而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