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转载,考虑到著作权,大家只需注明翻译/评论来自于澳洲家园网和原文地址即可。
据房地产观察家2014年1月22日报道,你会这么做吗?你可能这么做吗?或许你已经这么做了……下面看看澳洲父母为了孩子入读好学校都做了什么。伪造家庭地址以让孩子择校时多一线希望,事情就是这样。有些家庭这么做了,还有一些正计划着,而他们所看中的那些中学——McKinnon、Balwyn和Canterbury Girls'等中学则备好措施确保此类事情不会经常发生。
有些家长因为孩子择校而面临着压力,这让他们采取一些冒进措施。有些人表示,他们通过贿赂伪造地址,还有人改动手机的计费数据,有些富裕的家长则买第二套房——他们无意在那生活,这样只是有个邮编地址接收学校的文件。还有一些人则捏造虚假法律声明或者租六个月房后就退了。
为了让孩子在最好的学校有一席之地,冒险似乎也没什么。
对这些冒险行为,McKinnon中学表示,“强烈建议家长在租房或者买房前和学校沟通,讨论招生选择。”这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有严格标准,如McKinnon中学划分的学区范围(见下图)。

只有在边界道路范围内的住宅才被视作是学区内的住宅。学校表示,如果学区出现变动则会在学校网站和当地媒体上发布。
入选学生必须和父母一起生活。寄住在亲戚或朋友家中不能视学生为“居民”。另外,监护权并不是入学的一项标准,除非得到澳大利亚家庭法院(Family Court of Australia)签发的相关文件的支持。
Balwyn高中指出,其期望是一个家庭在孩子受教育期间一直是学区内的永久居民。如果在此期间他们的居民身份出现变更,那么不能保证孩子可以继续入学。
这是一项长期以来要求,新入学要签订一份居民申明,表明该家庭只要孩子录取后就有意成为学区内的永久居民。
在有些地区买房保证可以入学,但是有些学校找不到这些人的一席之地。Balwyn中学表示,该校就“严峻的住宿问题”一直与教育和儿童早期发展部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保持联络”。该校表示,正在调研将新录取的学生安排到其他公立学校住房的可行性,这也是缓和“住宿危机”的一种方法。
但维州教育部发言人Liam Carter指出,没有相关审查,州政府也没有制定政策防止父母为了孩子入学伪造信息的发生。他说:“这在维州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大部分学校从其学区外招生。只有少数学校有特定的学区,他们自己处理这种问题。”
他顺便提到一件事,他听说有一位校长对有些学生是否真住在那里持怀疑态度,该校长四处走动去复查这些信息。McKinnon中学网站上的申明也验证了这类事情:“需要住所的书面证明,为了核实居住申明,校方不需提醒即可造访申请人。”
这是单向核实。还有一些方法,包括提供学区内购房的证明或者从持牌房地产中介那里至少租12个月房的证明。房产和租赁房必须在学生家长的名下。驾照复印件、公共事业费用账单复印件等其他所需的地址证明材料都必须是家长的名字。
学区制度在英国也有,由教育慈善机构Sutton Trust进行的一份Parent Power报告发现,三分之一的职业家长有意搬到有好学校的地区居住,而五分之一的家庭则搬到某一特定学校的学区内居住。
在Mail Online上的申明发现,二十分之一的家庭在孩子申请入学需要地址时可以再买一套房,这比通常2%的比例高出2倍多。6%——平均水平的2倍——的家长承认在申请表格中填写亲戚的地址。十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进教堂祈祷孩子能进入好学校,而平均水平为十六分之一。
二十分之一(5%)的人表示,他们在孩子申请某一特定学校需要地址时再买了一套房,这比通常2%的比例高出2倍多。
来自Hocking Stuart Bentleigh的Fran Harkin表示,McKinnon学区内的房产“肯定更贵”,这也反映了父母为了让孩子入学需花费更多。销售员Anton Zhouk表示,有人说有些父母为了孩子入学时所需的合法地址而再买一套房。
他说:“你听到这类事情,但当然不会去谈论。有些人买土地,上面没有房子,就是为了有资格。”
Zhouk证实道:“分区要求对房价影响显著。Centre Road将学区一分为二,右边的房产可能要贵15万以上。这显然是个好的卖点。”
来自Hodges Bentleigh的Melissa Ryan表示,“特定的购房者,如来澳大利亚为其下一代提供优质教育的中国人”,这对学区内土地价格的影响也很大。“他们希望孩子能脱颖而出,澳大利亚教育有潜力。因此,为了让其孩子入读好学校,他们将愿意额外支付。”
Ryan表示,澳元价格在他们的策略中发挥了部分作用,“澳元升值时,中国买家就会离开房市,那样学区内房房子卖的没外面好。现在澳元贬值,他们又回来了。”
中国买家的回归当然会影响房价,Ryan表示,他们“甚至击退了开发商”,少则也是以近100万澳元买入,“在澳元较高的过去两年里,还没有这类事发生。”
中介认为,亚洲买家——占该区的80%至90%——特别热衷于将孩子送入好学校。很多人可以付钱买新房。
Ryan表示,McKinnon/Bentleigh市场很强劲,“这年头人们买车买房。只要市场上有,很快就会一抢而空。”
来自Woodards Bentleigh的John Pollard表示,学区对购房者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售价有10%的溢价。“它通常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
Pollard表示,提前规划还能获利。他表示,一对来自Thomastown的中国夫妇有学龄前的女儿,他们在McKinnon买了一套老房子——当然是在学区内——他们计划在女儿7岁之前将房子租出去。
新南威尔士州学校也有严格的入学标准。颇受欢迎的Willoughby Girls’高中位于内城区北部,将“住宅接近学校”列为入学的主要标准,学生地址的证明材料包括不同文件的原件,如市市政费通知或有父母名字的住宅租赁和电费单。学校根据附近各区距学校的距离提前划分,按该区边界最近的点和学校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父母可以获得一张住宅接近的地图,这样可以看到距学校有多远。
Artarmon公立学校——数分钟可至悉尼下北岸区——是该州排名第5的小学。来自Ray White Willoughby的Jason Georges表示,父母们在该区买房理由很充分,“学区内街道有限,房产需求高,3房别墅通常需要100万澳元左右。”
Killara高中想新州所有公立学校一样,入学标准坚持要求,孩子基于其主要监护人永久居住地址分配到特定学校。
该校是该州为数不多的非选择性公立学校中排名前100的学校,入学压力也很大。
家长与市民协会(Parents and Citizens Association)主席David Jordan告诉Fairfax报纸,不断增长的住房密度让学校压力很大,“该区人口不断增长,但没有钱投入到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来说,该校可以录取900名学生。现在已经有1500名学生了。我们现在只能不接受该区之外的学生。”
他表示, 2002年Killara高中仅有一半的学生来自本区,现在有十分之九的学生来自本区。
澳洲家园网点评: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能有较好的学校可以上,父母可谓用尽各种方式,不仅支付高价,甚至伪造家庭地址,不惜“铤而走险”。在此小编也提醒,澳洲的学区制度非常复杂,在买房时,虽然有的房产打着学区房的招牌,但是家长还是需要小心谨慎,核实该地产学区房的“身份”到底有没有经过学校批准。
相关资讯:
精明投资者的选择:买房靠近著名学校和大学
墨尔本东南富人区精品公寓、稀缺学区房梦之家——My Place
购买澳洲房产的“必备因素”,学区房成为澳人首选
澳洲学区房需求上涨